每天在草木鲜花中流连,染布撸猫,听雨声,会朋友,惬意源于选择
爱上蓝染,真的过上一种远离都市喧嚣烦乱的乡居生活,对25岁的刘焱来说有点偶然。
2018年夏天,本来在兰州做了3年幼师的她,因为喜欢电视上看到的植物染去了成都一家作坊做义工。没想到迷上了。还爱上了这里一个叫王杰的小伙子。两个人一商量,就回到阿杰的老家眉山仁寿县,改造了老屋,做起了叫“古拙蓝染”的染坊。
说偶然其实也不是。她心里一直就满满的文艺情愫和对单纯浪漫的乡居的向往。村里人不多,多是些留守老人和孩子。土墙青瓦、小径柴门、鸡鸣犬吠,她喜欢上这里的惬意、自然、无争。
大染坊彩色如瀑,与远山的水墨般意境遥相呼应,让她和阿杰仿佛是生活在一幅画中。
春天的时候,在院子里采撷各种春草和鲜花,她说先要洗净擦干,然后放在要印染的麻布上,慢慢锤击敲打,拓印上原本的自然的色彩,经过媒染、定色、晾晒等工艺,一件惊艳的蓝染就大功告成了。她娓娓道来,说起这些掩不住得意的神色。
“而柿染的工艺还要复杂些”她说。先是采摘,经过清洗、去蒂、粉碎、发酵、蒸煮、染色、晾晒。经过足够时间的日照,花色会变深,而且不易褪色,布料也会变得坚挺。
其实令人心动的蓝,在小焱的眼里还有着微妙而别人难以察觉的差别。必如,春天染的,会带点淡淡的绿,像新柳的嫩芽;而秋天染的,则会呈现些微的熟黄。除了让人心醉的蓝色,刘焱最倾心的还有秋至时节染一些温暖的颜色——茶色、橙红、黄色、大地色。常常用来做成袜子、围巾、抱枕和茶旗。
忙碌过后,可以闲聊,可以撸猫,也可以听房瓦滴落的有节奏的雨声。也不免有时会有点寂寞,她和王杰就邀来几个朋友,用最环保绿色的食物招待他们,各种花果蔬菜就长在自家的院子里,随用随摘。
去年秋天,刘焱和王杰办了喜事,两个人规划、憧憬着古拙蓝染的未来。有记者来访,两个人都感念当初的这个选择。做事嘛,开始总会有各种羁绊和小麻烦,但值得。有这么有趣的事做,有不间断的单子可以用染坊养活自己,还有充足而闲散的时光可以消磨,做梦或者撸猫,最关键是有爱人厮守在一起。
她说人生如此,还有什么不足呢?
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