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日晚,著名语文特级教师、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黄玉峰教授举办了一场讲座,题目是“大树是怎样成长的”,作为“”的创始人,看了这个题目以后相当激动。没想到,2019年6月中旬,在创办自媒体号的过程中,竟无意中巧合了黄老师的演讲题目。
今天,特将黄老师发在朋友圈的图文摘录,也特别感谢网友近5个月以来的支持与陪伴。
“”将继续教育热点,和家长风雨同行。
在志达书店作讲座“大树是怎样长成的?”
黄玉峰老师开场白首先破题,指出标题的缺陷:容易被人误解为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大树。其实,不一定也不可能人人长成大树,你是鲜花就绽放,你是小草就绿满大地。所以,确切地说,标题应该是“君子是怎样养成的?”或者“幸福的人生是怎样修成的?”之所以不用“炼成”而说“长成”“养成”“修成”。就是因为成长是自己的成长,不是靠外界“炼成”。
接着,黄玉峰老师引《中庸》的一段话,一句一句一个字一个字进行讲解:“君子尊徳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,温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礼。”
比如“温故”的“故”,就是本质的东西,核心的东西,就是“初心”。比如讲“敦”字,便用了这张盛饭的器皿照片。
接着,黄老师联系《从陪伴到放手》丛书,再次从正面阐述,陪伴与放手的学问。简略介绍复旦五浦汇的“人生教育,君子养成”的具体做法。
最后,黄老师接受听众提问,讲座整整两个小时,反响颇强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