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与其烧一叠纸,不如添一片绿 春节祭扫:“化作春泥更护花”
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许多市民选择在春节祭祀先祖,缅怀故人,寄托孝心。祭祖,既是寻根,也是传承。诚然,传统的祭扫方式无可厚非,但是随地焚烧冥币、堆放祭品等方式如今是否恰当就有待考量了。
每逢春节、清明等传统祭扫节日,总能看见商店门口摆着成堆成捆的黄纸和锡纸折叠的金元宝,还有印刷精美的各色冥币、祭品,街头路口常有伴着刺鼻气味的纸灰散落一地。据了解,许多纸质祭品使用金箔、劣质颜料、纸张等材料制作而成,燃烧后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,例如含碳颗粒、硫氧化物、氮氧化物、一氧化碳和挥发性物质苯、甲苯、乙苯等化学物质,更有可能产生戴奥辛等有毒致癌物,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。
露天烧纸祭祀、堆放纸质祭品,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,更易引发火灾。2016年3月,城阳区夏庄街道太和社区南山发生山林火情,两名护林防火队员不幸殉职。据悉,起火原因系上坟烧纸引起。根据市林业局统计,青岛80%以上的森林火灾均为上坟烧纸所引发。
2017年10月,市殡仪馆全面取消露天烧纸祭祀。现在的市殡仪馆告别大厅,以前常见的纸花圈数量越来越少。更多的市民愿意选择鲜花向逝者告别,但仍能看到部分市民选择传统方式烧纸祭奠亲人。
对此,市环保局发出倡议,提倡低碳祭祀,可以尝试献花、清扫墓碑、家庭追思等方式寄托哀思,做到绿色祭扫,不污染环境、不影响他人。市殡仪馆为转变烧纸祭祀的传统观念,推出传统祭扫节日免费集体共祭活动和家庭祭礼服务,倡导文明祭祀、鲜花祭祀。今年市殡仪馆将继续开展免费集体共祭服务,从腊月廿三至除夕每天上午都将在共祭广场举办集体共祭仪式,市民无需预约,现场报名即可参加。
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丧礼与祭祀不单单是外在的仪式,也是对先人嘉言懿行的追忆和缅怀,是对“民德归厚”的精神寄托。只讲排场形式,不从内心追思故人如何创造财富、荫泽后人,即使烧再多的纸也毫无意义。而一束鲜花、一杯清酒、几句追思留言,也能传承家风祖训,表达对逝者的怀念,更能保护环境,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。
记者 蔺君妍
[来源:青岛日报 编辑:格若]